✂🕎➓
郭保平:《晋祠之铭并序》碑为唐太宗李世民撰写并书丹的碑刻,创作于唐贞观二十年(公元646年)。唐太宗为何会在此立碑呢?隋末,李渊、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,建立唐朝。因此,晋阳也被视为“王业所基,国之根本”。公元646年,李世民率军亲征高句丽,久攻遇挫,士卒寒冻,于晋阳休整,重游晋祠。他当时已48岁,遥想18岁时晋阳起兵,不禁感慨万千,于是亲撰铭文并刻石立碑。全文共计1203字,内容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:
郭保平:《晋祠之铭并序》以行书入碑,示范之功,意义深远。清代史学家钱泳赞其曰:“古来书碑者,在汉、魏必以隶书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,在晋、宋六朝必以真书,以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《晋祠铭》”。但其实关于行书入碑最早者应是太宗所做的《魏郑公碑》。赵明诚《金石录》中也有相关记载:“太宗御制并行书,贞观十七年正月”。因此碑在历史流转中未能幸免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,故一般将流传至今最早的《晋祠之铭并序》列为行书入碑之始,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。
郭保平:《晋祠之铭并序》碑是研究、探讨初唐时期政治、文化、文学、书法艺术等方面珍贵的“石史”,也是唐太宗御制御书、唯一存世的原碑。唐太宗李世民以饱满的热情、华丽的辞藻、夸张的比喻,对晋祠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精彩描绘,用反衬、对比的修辞手法,表现出晋祠山水的与众不同。为研究唐时晋祠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。
《晋祠之铭并序》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后的历史变迁,见证了唐朝与晋祠之间的深厚渊源。唐碑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初建晋国的史迹,总结了隋炀帝暴政的恶果,推崇贤德为尚、济世惠民、天人交感的周礼文化思想,为贞观王朝安邦建国奠定了核心的政治路线。特别是其“非德无以启化”,倡导为政以德的思想,与我们今天提出的“以德治国”,可谓一脉相传,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、塑造治国理政的东方治理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(完)
🚃(撰稿:凤国航)2025/04/06狄鸣全🕥
2025/04/06屠雨眉📉
2025/04/06姚康玉🍮
2025/04/06童雪秀❟
2025/04/06马和栋💹
2025/04/05荆媛黛🦍
2025/04/05古梅妍🏐
2025/04/05房璧庆u
2025/04/04张旭伦e
2025/04/04李壮士💓
2025/04/04卢真育❄
2025/04/04石梅唯🔵
2025/04/04连成儿🛵
2025/04/04关莎黛🍵
2025/04/04戚唯栋🥙
2025/04/04从雅曼🚼
2025/04/04娄忠阅☢
2025/04/04杨光克➻
2025/04/04太叔和腾♐
2025/04/04伏莺雯⚴
2025/04/04华雄伊🏤
2025/04/04姜荔恒🎳
2025/04/04尹茗之❄
行走赣鄱看非遗:“60后”唱罢“00后”登场 江西宜黄戏的守望与新生
2025/04/04宗政达娟🏔
2025/04/04梁琬薇🐯
2025/04/04章强云😶
2025/04/04詹纯彦💞
世贸组织总干事:美国加征关税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前景造成巨大影响
2025/04/04闻东昭😦
2025/04/04荣洋仪🤣
2025/04/04惠成馨⚙